停课不停学|测绘、地信、遥感类相关专业开放课程资源与你共享(四)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小慧提醒:抗疫期间,推迟返校,停课不停学。为方便同学们在家学习,小慧为你整理了大量空间信息类网络课程资源(可把课程网址复制粘贴到浏览器中观看),分几期刊发,请收好!课程排列顺序依据小慧整理的顺序而定,排名不分先后。转载需经慧天地许可。
61.测绘学概论(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3252.html
教学团队
武汉大学 宁津生 陈俊勇 张祖勋 刘经南李德仁 陶本藻 龚健雅 张正禄 何宗宜 赵建虎
测绘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时空地理信息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什么是测绘与测绘学科?什么是时空地理信息与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测绘工作是如何开展的?测绘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走进测绘殿堂,让我们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之前了解测绘学有哪些主要内容,要学习哪些理论和技术,它有怎样的学科地位和社会作用,对测绘学有个概括性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测绘专业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测绘专业的信心,为今后的专业学习从思想认识上打下稳固的基础。
教学要求
以通俗的语言和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作科普性质的讲授。熟悉测绘学的历史、发展现状和前沿动态,掌握当代测绘学的基本内容、基础理论和最新技术发展,重点掌握测绘学的学科分类及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
教材选用
62.大地测量学基础(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3263.html
教学团队
信息工程大学 吕志平 柴洪洲 李健 乔书波张西光 马高峰 刘长建 赵冬青 向飞 张勇
本课程是测绘领域的专业基础课,获评“国家精品课程”后对各类教学资源进行了持续更新。一是优化了教学内容,建设了国内外有影响的教材体系,主讲教材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英文版在德国出版;二是开展了网络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教学网站运行逾5年,浏览量累计近40万。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理解大地测量学的基本概念,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的基本理论。对大地测量控制网的构成及规格有一个概念性的了解,理解大地控制网的作用、布设方案和建网方法。初步掌握地球重力场理论,明确各类高程系统的概念。熟悉地球椭球的有关数学性质,掌握地面观测元素归算到椭球面的计算方法。掌握高斯投影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理解大地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和我国的各种大地坐标系。熟悉主要常用公式的推导并学会使用这些公式。
教学任务
1.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大地测量学基础》是测绘学科本科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对学员建立测绘基准(包括:大地基准、高程基准、重力基准)和测绘系统(包括:大地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地心坐标系统和重力测量系统)等测绘学科的基本概念,了解大地测量数据采集技术和大地控制网的建立技术,掌握大地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培养学员良好的业务作风,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主、注重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坚持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将大地测量学理论学习与测绘实践紧密结合,强调学员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员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为主线,以各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和工程实际应用为主导,按照循序渐进的思路,从大地测量数据采集技术入手,逐步引入各类测绘成果处理过程中所必须依据的各种基准和系统,并安排相应的计算实习,巩固和加深学员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大学专业基础课程与适当介绍学术热点、学术前沿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恰好可以成为激励学生热情并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的画龙点睛之处。因此,本课程在重视基础内容的经典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也酌情安排一些关于学科新进展的窗口,以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并作为测量工程后续专业课程的接口。
教材选用
63.大地测量学基础(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3251.html
教学团队
武汉大学 郭际明 刘宗泉 苏新洲 丁士俊 向东 黄海兰 章迪
本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必修主干课程,主要讲授测绘基准、坐标系和大地控制网等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武汉大学“大地测量学基础”历史积淀深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手段丰富。课程组教师出版的《大地测量学基础》先后入选“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课程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教学目的
《大地测量学基础》是测绘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程以现代大地测量学的新成就和发展为着眼点,着重阐述大地测量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技术与方法,这是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大地测量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能力,具备大地坐标系、大地参考框架、高程基准、大地网建立等方面的系统知识。
教学要求
1、熟悉现代大地测量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大地测量学的科学内涵及其在地学研究和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了解深空大地测量基本概念。
2、掌握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利用卫星定位接收机、电子全站仪、数字水准仪等观测技术建立大地控制网的观测与数据处理技术。
3、重点掌握大地测量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包括大地测量坐标系统、时间系统、高程系统,地球重力场的基本概念,地球椭球的基本参数、椭球面上的常用坐标系及其相互关系、椭球面上的大地测量计算、将地面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地图数学投影变换的基本概念、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4、了解大地控制网的相关规范: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9,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5、具备初步的大地测量工程实践能力:通过课间实习掌握精密水准测量工作流程;通过编程实现各种坐标转换、高斯投影正反算、椭球面上大地线长度和大地方位角及曲面面积计算、大地网概算与平差等大地测量计算项目,掌握大地网数据处理的工作过程。
前导课程
测绘学概论、数字地形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教材选用
64.物理大地测量学(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6646.html
教学团队
武汉大学 李建成 罗志才 操华胜 罗佳 汪海洪 徐新禹 金涛勇 钟波 赵珞成 贾剑钢
人类生存繁衍的地球从古至今不断被认知,地球重力场这一地球的基本物理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课程将带你走入认识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的科学殿堂,学习地球重力场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应用领域。
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及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确定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的基本知识、重力测量的作业模式及操作方法,为学生毕业后开展生产作业和相关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学科任务是研究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主要讲述物理大地测量学的发展过程,位理论基础知识,正常重力场的确定,重力归算,确定大地水准面的理论与方法,重力测量原理,高程系统;此外还介绍物理大地测量学中计算方法,卫星测高学和卫星重力学等内容。
前导课程
大地测量学基础,数学物理方程
教材选用
65.工程测量(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3168.html
教学团队
西南交通大学 岑敏仪 张献州 肖林萍 张同刚 钟萍 周乐韬 袁林果 任自珍 高淑照 孙美玲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她以土木工程领域涉及的测量问题为核心,内容涵盖测量学和工程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知识,融合传统土木工程测量和现代测绘新技术,侧重于土建交通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教学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着力训练学生“测、绘、算”能力。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工程测量》课程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兼顾交通运输、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力学、土建结构、环境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分2个学期,上学期为《工程测量AI》,下学期《工程测量AII》。每学年课程需要完成的测量教学实验课程和工程测量综合实习20多个学时,是土木工程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测量学和铁路工程测量学方面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并掌握使用常用测绘仪器做基本测量工作的技能,为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管理、维护、安全等提供基础资料与技术保障,为本专业的生产和科研服务。
课程任务是培养学生:
1) 掌握测量学和铁路工程测量学方面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测绘、测设方法;
2) 具备较熟练地使用普通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钢尺、光电测距仪、全站仪、罗盘仪、GPS接收机等常用测绘仪器做各项基本测量工作和处理测量数据的能力(即测、记、绘、算的能力);
3) 具备工程控制网建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付诸实践的能力;
4) 具备小范围内大比例尺测图的理论知识和付诸实践的能力;
5) 具备铁路新线测量和工程施工测量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初步实践能力;
6) 具备一定的对测量成果进行误差分析的能力,并了解处理误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铁道概论
教材选用
66.摄影测量学(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6631.html
教学团队
武汉大学 袁修孝 李欣 潘励 王树根 刘亚文 赵双明 季铮 季顺平
传授摄影测量基本知识,构筑影像几何处理框架,奠定对地目标定位基础,培养摄影测量处理技能,激发自主学习热情,开启创新思维模式。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摄影测量学主要讲解:摄影测量基本知识、解析空中三角测量。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像片解析的基础知识和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点位测定的作业过程及必要的运算技能,并了解基于航空遥感影像的摄影测量定位定向理论与方法的最新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毕业后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航测生产或从事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容:摄影测量常用坐标系,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影像的立体观测,像点的坐标变换,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的原理与方法,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以及加密点坐标精度和可靠性的定量分析。
难点内容:各种转角系统下的像片外方位元素,空间坐标变换,共线条件方程的线性化及其应用,解析相对(绝对)定向的解算。
本课程之前应学习的课程
1、测量平差原理
2、测量学
3、高等数学
4、线性代数
5、航空和航天摄影技术
6、VC 语言程序设计
教材选用
67.现代测量学(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6294.html
教学团队
信息工程大学 西勤 赵夫来 王同合 杨玉海 龚有亮 翟翊 门葆红 宇超群 邓勇 李建胜
信息工程大学的国家精品课程“现代测量学”是测绘学科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历史悠久、特色突出。通过学习测绘学科基础知识、数字地图测绘理论与方法,参加野外仪器操作、数字地形图测绘等基本技能训练,你将感悟测绘理念、体验测绘人生,我们将助你叩开测绘之门,步入测绘科学的殿堂。
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测绘导航本科各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学习,能够让学生建立测绘科学与技术的整体概念,了解测绘学科的总貌,掌握现代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测绘业务作风和团队精神,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现代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地形控制测量和测绘数字地形图的基本理论,地物地貌测绘的基本原理,数字地形图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学会拟定数字地形测图任务的技术方案并撰写技术总结;正确使用测量仪器并掌握基本检校方法;灵活运用控制测量布设和观测方法、碎部点测量方法;掌握控制测量的计算方法、数字地形图的数据采集及编辑成图的基本技能。学生应全程参加数字测图综合实习,感受野外测量作业的全过程;要重视将测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守测量规范和技术规定,与作业小组的其他成员就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业务作风,树立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专业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材选用
68.摄影测量学(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3264.html
教学团队
信息工程大学 张保明 龚志辉 徐青 周杨 王慧 马秋禾 范大昭 戴晨光 何钰 郭海涛
我校“摄影测量学”本科教学始于1950年,经过继承与创新,构建了紧跟学科发展、体现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搭建了功能齐全、形式多样、服务创新教学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形成了以学员为主体,以自主性、研究性、模块化为特色、体现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建立了资源丰富、服务开放式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
课程概述
1.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摄影测量学》是测绘类本科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对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摄影测量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测图仪器设计原理,了解测制数字地形图的主要作业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业务作风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课程的学习可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及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主、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坚持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将摄影测量理论学习与摄影测量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3.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学习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分类、任务以及摄影测量学的历史、发展概况,了解常规航空影像的获取方法和基本要求,学习单张像片、立体像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对摄影测量学的基本理论依据和单张像片、立体像对的几何特性进行系统介绍,然后结合摄影测量处理重点介绍利用航空影像进行摄影测量生产作业的方法和理论,在此基础上,以解决像点的自动识别与量测问题为目标,介绍数字摄影测量的相关内容,最后,结合摄影测量设备的发展,介绍有关立体测图仪器,重点学习解析测图仪的基本原理。教学中,及时安排相应的实验课,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程目标
理解和掌握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分类;了解摄影测量学的任务、历史及现状;掌握和透彻理解摄影测量学的基本理论依据、单张像片及立体像对的几何特性和点定位基本理论;掌握像点自动识别与量测、测制数字地形图的原理与方法;了解摄影测量典型设备的发展历程,掌握解析测图仪的基本原理和计算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摄影测量作业的全过程,能够从理论上对摄影测量作业过程进行分析和解释,为解决实际作业问题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测绘事业的热情和情感,培养不怕困难、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良好学风,树立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预修课程
本课程应在《现代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等课程之后开设。
教材选用
69.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3092.html
教学团队
武汉大学 邱卫宁 陶本藻 姚宜斌 孙海燕 蓝悦明 吴云 陈庭 张朝玉 曾文宪 方兴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是国家精品课程。该课程作为测绘工程专业核心专业基础课,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在国内外测绘界享有盛誉。目前,由陶本藻教授任顾问,邱卫宁教授任负责人的测量平差课程组,在继承老一辈学术精髓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始终保持着该课程在业界的领先水平。
教学目的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牢固掌握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目的。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熟悉误差的来源、分类、性质、分布、随机变量和随机向量的数字特征、误差传播及主要应用。掌握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的基本知识,处理测量误差的基本方法,经典平差的基本原理、方法、估计理论及精度评定。重点掌握误差传播律及主要应用,参数平差的函数模型、随机模型、平差原理和精度评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和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测绘学概论、数字地形测量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前导课程
测绘学概论、数字地形测量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材选用
70.测量学(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2655.html
教学团队
桂林理工大学 文鸿雁 唐诗华 刘立龙 任超 陈天伟 谢劭峰 朱军桃 王新桥 刘斌 李婷婷
《测量学》是工科专业技术基础课, 主要介绍现代测绘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使学生全面掌握测绘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本课程内容覆盖了一级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各个分支,口径宽,适应各非测绘类专业的教学需要,对现代测绘科学的发展有一定了解,为后续课程学习和毕业后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地质类、土建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 了解测量工作的目的与作用, 掌握常用测绘仪器的操作使用方法,掌握普通测量外业观测与内业计算方法,具备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能正确使用地形图,掌握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解决在各类工程建设中的有关测量问题,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地质工程和土建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奠定基础。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教材选用
71.惯性导航系统(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6571.html
教学团队
空军工程大学 朱家海 吴训忠 黄国荣 宋艳君 郝顺义 杜军 陆芳 谢川 谢聂 臧洁
本课程是国家精品课程,具有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合理、教学方法先进、教学资源完善等特点。教师队伍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指委委员领衔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讲教材是空军统编教材;课堂教学法—“问题链”式教学法在全大学广泛推广;实验室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设备先进、功能完善。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
《惯性导航系统》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弹药工程、电子工程、火力指挥与控制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在已经掌握《理论力学》、《航空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和《航空仪表》等课程的基础上,着眼惯性导航系统技术发展方向,立足航空航天领域惯性导航系统装备现状,研究惯性导航原理及其在陆海空天导航领域中的应用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新时期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为依据,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过程中着眼学生惯性导航系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坚持启发式教学思想,突出“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提倡现代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大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遵循现代高等教育规律,瞄准专业发展前沿,贴近工程实际,突出惯性导航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三)课程设计思路
以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对课程目标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明确的阐述。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主要阐述学生学习本课程必须掌握的内容要点及达到的基本要求,并注明了重点和难点。在实施建议部分,分别对课程教学实施、课程考核评价、教材选编使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教学保障等提出了明确建议。
以培养学生惯性导航系统知识、掌握惯性导航设备使用维护技能为课程设计主线,按总体设计、单元设计及课堂设计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研讨式、“问题链”式等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素质。通过安排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科技文献、课内课外学术研讨交流、到相关科研院所和工厂参观见学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动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知识创新过程,使学生达到打牢专业基础、掌握专业技能、具备较高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惯性导航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导航与定位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惯性元件和惯性平台的组成、作用和工作原理,深刻理解并掌握惯性导航原理和初始对准原理,掌握捷联式惯性导航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特点;使学生达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惯性导航系统设计论证、产品监造、使用维护等工程实际问题的目的。
(二)分类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导航技术的发展过程,理解惯性导航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导航与定位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和掌握惯性导航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胜任本专业的设计论证、产品监造、使用维护等工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打牢学生专业基础;通过课内外研讨、实验实习、参观见学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小发明、小制造等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动手能力;通过撰写小论文、参与科研学术等活动,培养学生信息收集整理和交流、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师、学生的双边互动,使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养成观察、中发现问题,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概括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养成对惯性导航系统技术的关注和兴趣,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具体的飞机维护等工作实践中去。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挑战权威的科学精神,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并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与行动。
教材选用
72.GPS原理及其应用(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6644.html
教学团队
武汉大学 黄劲松 张小红 魏二虎 王甫红 徐晓华 刘万科 朱智勤 张守建 周晓慧 章迪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GPS定位的原理和方法;GPS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产生、发展及前景;了解GPS定位中所涉及的时间系统和坐标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和信号结构;掌握利用测距码和载波相位测量的方法来测定卫地距,进而进行导航和定位的原理、方法和数学模型;了解、掌握影响GPS测量的各种误差源以及消除、消弱其影响的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前导课程
大地测量学基础、卫星轨道基础、空间大地测量学
教材选用
73.卫星海洋学(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2891.html
教学团队
中国海洋大学 刘玉光 荣增瑞 邢小罡 周良明 韩树宗 郭佩芳 唐军武 孙建
作为重点专业基础课,《卫星海洋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海洋遥感常识和掌握基本原理,理解遥感在海洋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学会通过互联网获取卫星观测数据并参加实际的科研训练。教改特色是实践性教学,即通过大作业形式的科研训练,培养具有初步科研能力的创新性人才。网站提供优秀大作业报告样本共享。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使学生理解遥感原理及其卫星在海洋学观测中的应用,并且学会获取和实际使用卫星资料;了解国内外卫星遥感基本信息;掌握电磁波辐射与传播的基本理论;理解大气和海水的吸收和散射机理;理解可见光水色扫描仪、热红外与微波辐射计等仪器原理;掌握叶绿素、海面温度、盐度等物理要素的基本遥感机理。
技能方面:学会获取和读取卫星遥感资料、实际使用卫星遥感数据绘图和做简单的统计分析,并且学会撰写科学研究的技术报告。
态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态度
修读要求
《卫星海洋学》是海洋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属于理论课。该门课程是海洋科学专业7门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大学物理(光学、电磁学)在海洋学领域的延伸课程,可培养学生在海洋学领域的科研能力。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但是与《物理海洋学》联系比较密切。《物理海洋学》为海洋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卫星海洋学》为海洋学研究提供观测数据和方法。选课前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以及计算机使用、绘图和统计分析的技能。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概率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Fortran程序设计
教材选用
74.海洋调查方法(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6021.html
教学团队
中国海洋大学 周良明 鲍献文 侍茂崇 李培良 于华明 朱庆林 苏洁 杨庆轩 米铁柱 李春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掌握海洋深度、盐度、温度、水色、透明度、海流、潮汐、海浪等水文要素及海洋气象、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和卫星海洋遥感的调查原理、调查仪器和调查方法。
了解长波观测、南大洋和北冰洋观测及海洋观测新技术。
掌握海洋调查资料的分析和处理及海洋工程水文观测与计算。
了解海洋调查的组织工作。
教材选用
75.遥感地学分析(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5955.html
教学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 韦玉春 蒋建军 查勇 李云梅 汪闽 李硕 吕恒 郭飞 朱岭
遥感地学分析是地理信息科学的必修课程。通过课题学习和实验,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典型的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方法,能够应用典型的遥感信息源进行植被、土壤、水环境、地质环境、大气等相关的地学分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和基础依据。
教学目标
遥感地学分析课程是根据我校地理学科的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科学、测绘工程和土地管理四个专业的特点设立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使四个专业学生能够掌握现代遥感技术,进行相关的地理分析,更好地为相应的专业应用服务。
遥感地学分析课程是地理学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课程,同时也是地理、地质、测绘、资源环境等相关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目前,全国有140多个学校开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遥感地学分析课程的建设,对整个地理学科课程体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理论教学主要内容包括遥感的概念及其遥感应用现状、遥感地学分析方法、地质信息的遥感获取、土壤信息的遥感获取、水环境遥感方法、大气遥感等内容。实验教学则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的地理目标,进行遥感图像地学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训练,强化学生对遥感与遥感地学分析的理解以及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下内容:
(1)遥感信息源和遥感信息提取基本原理;
(2)典型地物的反射光谱和辐射光谱特征;
(3)土壤光谱特征及其信息提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水体光谱特征及水质参数遥感反演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5)地质遥感的基本原理与信息提取方法;
(6)大气遥感的基本原理与信息提取方法;
(7)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信息提取与全球变化。
重点难点
《遥感地学分析》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的难点多,在教学中采取循序渐进、对比分析、野外实习与实验遥感相结合的教学等手段,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以教、研、讨为主要课堂组织形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包括:
(1)区域宏观分异与遥感影像特征的关系的认识。遥感地学分析是基于地理分异基础上的遥感分析方法,地理分布或目标地物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决定遥感影像的反射或辐射特征,是正确理解遥感地学分析的前提。
(2)目标地物信息的提取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3)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解决措施与方法:
(1)强化课程野外实习。充分利用遥感影像进行野外实习是解决区域差异性与相似性认识的必要措施。本课程与相关公司合作制作了南京汤山的遥感图像,并确定该区域为课程野外实习场所,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岩石类型、土壤等方面的差异性分析并结合遥感图像的影像特征认识,强化了区域差异性在遥感图像上表现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遥感图像的理解。
(2)充分利用遥感试验场实验,提高学生对目标地物的反射与辐射特性的认识。结合遥感试验场的土壤、水体的光谱测定和土壤热红外辐射的测定和土壤、水体的化学成分分析,进一步认识不同组分对反射和辐射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遥感分析方法。
(3)本科学生分组参与主讲教师承担的项目,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研究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材选用
76.遥感原理与应用(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6862.html
教学团队
武汉大学 方圣辉 倪玲 周军其 龚龑 李刚王玥
本课程资源围绕着太阳光源->大气->地物->平台->传感器->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的遥感过程,详细描述了遥感技术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重点讲解了遥感物理基础,传感器成像,遥感影像几何处理,影像辐射处理,影像信息提取等基本理论和方法。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程。
目的:遥感原理与应用是一门关于遥感物理基础,遥感图像获取、遥感图象处理、遥感信息提取和遥感应用的专业课,是遥感科学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遥感成像的机理,遥感图像处理和遥感信息提取的基本理论方法,遥感图像的应用,遥感的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遥感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遥感的基本原理及方法,重点掌握其基本理论,能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前导课程:
电磁场理论,摄影测量基础,数字图像处理等。
教材选用
77.现代自然地理学(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2671.html
教学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 王建 张茂恒 汪永进 徐敏王国祥 陈晔 赵志军 刘金娥 白世彪 舒强
假如你想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是怎么形成的,自然灾害具有什么样的时空分布规律,为什么不同地方的气候、植被、土壤各不相同,如何从科学的角度欣赏山水风光和地貌景观,怎么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机制,如何进行地球表层环境的评估与区划,那就加入到现代自然地理学的课程中来吧!
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地球表层环境的整体观念,了解与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和形成原因机制,树立区域相互联系、圈层相互作用、人地相互协调的观念,学会利用自然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与解决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地理学问题,学会欣赏地貌与山水景观,学会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地理背景,掌握地表环境评估、预测、规划、管理和优化调控的理论与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技术,将讲授、讲座、实习、实验、讨论、座谈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讲座相结合,认知与探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学与讨论相结合,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讲变为积极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有的ppt课件均已上网,学生课后可以方便的查看,利用自然地理网站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和问题答疑。大量的视频材料用以扩充知识,加深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选用
78.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精品)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2744.html
教学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 汤国安 盛业华 刘学军 周卫龙毅 韦玉春 张书亮 杨昕 李发源 周良辰
地理信息科学是由地理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多学科融合形成的新兴、边缘技术学科。《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课程由国家教学名师汤国安教授领衔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国家教学团队组织与讲授。
课程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知识点多,具有学科与技术的统一性、发展与内容更新的快速性、多学科集成(地理学、地图学、测绘学、遥感科学、计算机科学、数据库、信息科学等)、渗透性较强、空间抽象性强、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变化大,应用范围广等特点。目前,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在农业、环境保护、气象、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成为这些领域现代化管理、决策不可缺少的工具。作为一门新型的高新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正引起我国科技界,特别是地理学界的广泛重视,是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地理信息系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数字化和信息化多源空间信息的载体,目前成为新的产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GIS软件的基本技能和应用。
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与组织、GIS空间分析的原理方法、GIS设计的技术方法等内容,并掌握常用GIS软件的操作,为后续其它GIS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选用
79.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
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EU-1003362016
主讲教师:
东南大学 蔡先华
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了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作为信息技术系统的GIS可以认为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全面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技术,适合GIS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中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和软件应用技术方法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必备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体是空间数据,课程以系统中的数据流为主线,在讲解了GIS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讲解地理空间对象的概念抽象、计算机数据表达、空间查询及分析基本原理、相关技术方法和基本算法。
本课程在培养GIS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过程中,具有增强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地理信息应用系统产品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掌握GIS的基本原理、概念,地理空间数学基础理论,空间数据模型、结构、组织与管理技术;基本掌握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方法,具有进行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基本能力;掌握空间数据查询与分析的理论方法,空间数据分析的基本算法。初步掌握一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基本应用。
预备知识
地图学基本知识,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80.工程测量学
课程网址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2067008
课程团队
山东科技大学 刘尚国 于胜文 郑文华 韩晓冬
从胡夫金字塔的倾角方向,到两河流域土地的边界测定;从万里长城的夯基修筑,到京杭大运河的定址开凿,都与“工程测量”紧密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工程项目愈多,测量要求愈严,工程测量学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外测绘专业都开设工程测量学课程,同时也是土木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在新时代背景下,工程测量学服务于土木工程建设、工业设备安装及形位检测等诸多领域,以其严谨、规范、精准的学科特点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课程团队
课程描述
《工程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土木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面向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开设。
课程重点参照测绘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测绘类规划教材《工程测量学(第四版)》和武汉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工程测量学(第二版)》,本着“布网放样竭力工程服务”、“至臻监测 铸就安全保障”的建课理念,设计了工程控制网、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等3大知识模块,并以最为典型的线路工程测量为主线,兼顾“高速铁路测量”和“工业测量(工业设备形位检测)”等特色内容,将相对繁杂的工程测量学课程体系串联为9章核心知识单元。系统讲述工程测量学定义及相关理论与观点、工程建设对地形图的要求与应用、施工放样方法和精度分析、线路工程测量、变形监测方法、工业设备形位检测等方面的知识、技术与方法。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误差分配、精度匹配、控制网基准、投影变形等基本理论,掌握工程控制网布设、施工放样、线路测量、变形监测、工业设备形位检测等方面的技术、方法与系统。
能力目标:①基于工程测量学基本理论,具备误差分析、精度预计、仪器方法优选等测量方案设计能力;②利用地形信息及相关知识,具备工程选址、方案研究、图件绘制、工程量测算等辅助工程规划的能力;③针对具体工程测量问题,具备布网观测、数据采集、工程放样、计算处理、成果分析等方面的工程测量实践创新能力。
素养目标:以国家大型或精密工程建设的典型成就为教学背景,分析工程测量技术需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投身国家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预备知识
数字地形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基础
81.摄影测量学
课程网址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2058170
课程团队
西北师范大学 张彦丽 潘竟虎
甘肃省测绘工程院 李丑荣 周星
兰州理工大学 牛全福
摄影测量是通过“影像获取地理空间信息”的学科,通俗讲是通过“摄影”进行“测量”。其思想来自于普通测量学中的“前方交会”。只要在不同的已知空间位置上,对物体拍摄两张影像,就可以重建物体的三维模型,然后进行量测。所以摄影测量就是通过二维影像来构建三维空间的一门学科。19世纪中叶,摄影技术一经问世便应用于测量。从1851年法国陆军上校劳赛达提出了交会摄影测量算起,摄影测量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台“自动立体测图仪”问世,真正开启了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航天摄影测量的发展。
尽管DPGrid、DP-Smart、Smart3D等自动化数字摄影测量软件应用广泛,但如何将二维影像重建三维立体模型?要理解这个过程,则需要认识单像摄影像片的几何特征,需要建立摄影测量的系列坐标系,需要对摄影过程进行几何反转等。
——课程团队
课程描述
《摄影测量学》是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无人机测绘技术等大专院校本科、高职或函授的核心课程或基础必修课之一。教程也可为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学习参考资料。本课程具有强大的教学团队,主讲教师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测绘工程院和兰州理工大学。教师团队在摄影测量学方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有效地将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融于一体,使得课程具有授课内容的新颖性、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以及语言文字的趣味性等特点。
课程共分六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摄影测量学概述,摄影测量解析基础,双向立体测图,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基础,数字高程模型及地形分析等。课程知识体系主要参考的是由张剑清、潘励和王树根编著的《摄影测量学》,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摄影测量学最新发展、摄影测量学相关学科、摄影测量学相关生产实践流程等内容。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由二维像平面重建三维立体模型的摄影测量基础知识,了解摄影测量学的应用及发展,激发学生的三维立体科学思维,提高对未来实景三维GIS的进一步认识。
能力目标:①基于摄影测量学基本理论,初步具备摄影测量解析基础,如航摄像片几何特征、摄影测量常用坐标系、共线方程等;掌握立体测图原理、空中三角测量等知识;②利用摄影测量相关知识,具备像片内定向、立体像对相对定向及绝对定向、空中三角测量、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等能力。
素养目标:系统地掌握由二维像平面重建三维立体模型的摄影测量基础知识;了解摄影测量学的应用及发展;激发学生的三维立体科学思维,提高对未来实景三维GIS的进一步认识。
预备知识
数字地形测量学、遥感概论
82.GPS原理与应用
课程网址
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template60/201436154.html
课程团队
东华理工大学 肖根如 程朋根 王建强 李萌 卢立果 严丽
《GPS原理与应用》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GNSS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同时能够关注、利用和建设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GPS原理与应用》是测绘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分成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二部分。本课程第一部分主要讲述:①GPS概况,发展,GNSS;②天球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③GPS空间组成与信号结构;④GPS误差来源、机制及减弱措施;⑤GPS伪距定位、载波相位重建、载波相位定位、周跳的探测与修复、模糊度确定、单点定位、相对定位和差分定位)。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内容:①GNSS数据采集、观测方案技术设计、进度估计、质量控制;②GNSS观测模式、静态观测、动态观测、RTK/CORS、PPP、PPK;③GNSS商用软件处理、PPP、PPK、单历元实时动态解算、实施/总结报告编写;④GNSS软件(teqc、BNC、RTKlib、Bernese、GAMIT[Track]、GIPSY、QOCA);⑤GNSS仪器使用及检测;⑥GNSS代码编写;⑦单基站CORS的搭建与使用。
课程特色
① 基本理论全面。引入IGS,ITRF知识,介绍GNSS前沿,及时关注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② 强化GNSS数据处理。介绍常规数据处理的同时,介绍PPP/PPK等方式,尤其高精度GNSS数据处理及实时动态数据处理;
③ 在线作业和考试内容丰富。特别加入注册测绘师考试内容以及团队教师工程项目案例。
授课目标
课程目标1: 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产生、发展及前景;掌握GNSS定位中所涉及的时间系统和坐标系统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课程目标2: 掌握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和信号结构;掌握利用测距码和载波相位测量的方法来测定卫地距,进而进行导航和定位的原理、方法和数学模型。
课程目标3: 了解、掌握影响GNSS测量的各种误差源以及消除、削弱其影响的方法。
课程目标4:了解并掌握采用GNSS技术布设GNSS网的过程中所需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包括规范要求、工作流程、GNSS网的优化设计问题。
课程目标5: 了解并掌握GNSS基线解算、网平差、高程拟合以及各个环节中的质量控制问题。
课程目标6: 了解并掌握RINEX文件的数据格式、会编写RINEX文件读取程序、时间和坐标转换程序、卫星坐标计算程序、熟练使用TEQC/GFZRNX等数据预处理软件、能够使用开源GNSS软件或商业软件进行GNSS数据处理、能够下载IGS和IGMAS等提供的观测数据和产品。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测量学、高级程序设计、测量平差基础、大地测量学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细信息)
内容转载、商务活动、投稿等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huitiandi321
邮箱:geomaticshtd@163.com
欢迎关注慧天地同名新浪微博:
ID:慧天地_geomaticser
往期精彩推荐停课不停学|测绘、地信、遥感类相关专业开放课程资源与你共享(一)
停课不停学|测绘、地信、遥感类相关专业开放课程资源与你共享(二)
停课不停学|测绘、地信、遥感类相关专业开放课程资源与你共享(三)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公众号聚焦国内外时空信息科技前沿、行业发展动态、跨界融合趋势,探索企业核心竞争力,传播测绘地理信息文化,为测绘、地信、遥感等相关专业的同学提供日常学习、考研就业一站式服务,旨在打造政产学研用精准对接的平台。《慧天地》高度重视版权,对于原创、委托发布的稿件,会烦请作者、委托方亲自审核通过后才正式推发;对于来自网站、期刊、书籍、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稿件,会在作者栏或者文章开头显著标明出处,以表达对作者和推文引用平台版权的充分尊重和感谢;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慧天地》的关注和支持!